!B\\:k]aO^ 原文地址 v}!,4,]:& cq 0jM;@d ]8mBFr5E9 SYSENTER-HOOK
&8;mcM//4 hE=cgO`QU 实验环境:win7虚拟机
j#*K[ 示例是对内核层进行SYSENTER-HOOK实现保护进程的功能
3{%/1>+x5 y|@^0]}%< SYSENTER-HOOK也成称为KiFastCallEntry-Hook,它相当于是内核层的Inline-Hook,通过修改SYSENTER_EIP_MSR 寄存器使其指向我们自己的函数,那么我们就可以在自己的的函数中对所有来自3环的函数调用进行第一手过滤。
9orza<#
&pCKz[Yf+ 一会儿会用到的API是OpenProcess,在3环也就是用户层调用此API它保存一些信息传入到0环内核层后实际调用的是ZwOpenProcess函数,所以先使用OD随意打开一个.exe可执行程序,然后在kernel32模块里面查找OpenProcess函数,经过2个jmp后进入下一层,找到一个call进入其中便是ZwOpenProcess的调用。
%B~`bUHjq
oCduY2
I@hC$o
]\jhtC=2
M
VdE7P YB 4R8}4 下面调用API代码才是我们需要注意的,每个API函数调用时在进入关键函数之前都有:
Fc=8Qt^ v7ae^iU •一句汇编代码mov eax,0xXX,这是用eax保存一个调用号。
^D h2_vb
I |m=@;B| •mov edx,0x7ffe0300 ,这用edx保存的是KiFastSystemCall函数
83S],L G q8/xxt
mU3UQ
j Z?GC+hG` •调用号
04(h!@!g: A.y$.( 调用号的作用就相当于给函数指定一个序号,通过这个序号就能在内核层中找到我们要调用的函数。进入0环时调用号是eax传递的,但这个调用号并不只是一个普通的数字作为索引序号,系统会把他用32位数据表示,拆分成19:1:12的格式,如下:
ZQyT$l~b vOqYt42
^iGIF~J9 ;w1h) 其中0-11这低12位组成一个真正的索引号,第12位表示服务表号,13-31位没有使用。
@<};Bo' •KiFastSystemCall函数
)X@(>b{ P$!Ht 而0x7ffe0300保存的KiFastSystemCall函数的地址,因为下一条指令SYSENTER就是进入内核层,由于每个线程都有一套线程上下文,都有一个独立的栈.。进入到内核后,内核也会使用自己的内核栈,所以这里先用edx保存栈顶esp。
cJqPcCq(wn 2/;KZ+U&
E J 9A
4B MM97$ 那么就要关注一个最重要的问题, SYSENTER 执行之后就进入到内核层, 那到底进入到内核层的哪个地址? 要想弄明白这个问题就需要了解执行 SYSENTER 指令系统到底做了些什么。
]-R8W/fDn A1:Fe9q 首先,SYSENTER 执行的时候,会读取三个特殊寄存器,从这三个特殊寄存器中取出内核栈的栈顶( esp ) ,内核代码段段选择子( cs ) ,以及代码的首地址( eip ),保存这三个值得寄存器是MSR寄存器组。这组寄存器没有名字,只有编号,由于没有名字,无法通过正常的汇编指令来存取值,Intel提供了两条指令来读写这些寄存器:
:dK%=j*ZK •rdmsr 读取MSR寄存器 其中高32位存放在EDX 低32位存放在EAX(64位和32位是一样,只是64位时rdx和rcx的高32位会被清零),使用ECX传递寄存器编号
o?b"B+# •wrmsr 写入MSR寄存器,和读取一样写入时是用EDX表示高32位,EAX表示低32位,使用ECX传递寄存器编号
7Fq|Zc`P
0]" j
, 也就是说, Windows在启动,进行初始化的时候会将内核栈栈顶,内核CS段选择子,以及代码段地址(KiFastCallEntry 函数)的地址一一存放到MSR寄存器组的这几个编号的寄存器中。当 SYSENTER 被执行,,CPU就直接使用这些寄存器的值来初始化真正的CS , EIP , ESP 寄存器。因此, SYSENTER 执行之后, 就跑到内核的 KiFastCallEntry 函数中执行代码了。
_gc2h@x1O v.\&gn